2025年7月,中国主要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饿了么)、美团和京东共同承诺,将在食品配送市场中遏制过度折扣的竞争行为。此举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SAMR)的指导下进行的,该局鼓励企业采取更“理性”的竞争策略,以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前数月,为争夺用户,这些平台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数据显示,美团在7月份的日订单量峰值达到1.5亿单,而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在某一天完成了8000万次配送。京东的食品配送业务在6月18日也达到了日均2500万单的水平。为回应监管部门关于规范促销活动的要求,美团承诺停止向商家施压要求其提供折扣;京东承诺避免过度促销,如提供免费赠品代金券;阿里巴巴旗下的饿了么则承诺保障商家的利润空间。
这些措施是中国政府为防止新兴行业出现“羊群效应”和解决过度竞争问题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也计划解决食品配送等行业的过度竞争问题,以减轻市场扭曲并促进公平竞争。激烈的竞争和随后的监管行动对公司股价产生了影响。在SAMR介入后,美团股价一度上涨5%,京东和阿里巴巴股价分别上涨1.5%至2.5%。截至2025年8月1日,阿里巴巴股价为120.63美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82%。
此次行业巨头们减少激进折扣的承诺,预计将有助于食品配送市场的可持续增长,并在平衡消费者利益与商家盈利能力之间找到新的契合点。此次监管干预也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科技行业竞争格局的整体调控思路,旨在维护市场秩序和促进长期健康发展。此前,SAMR曾因美团的反竞争行为(包括排他性商家协议)处以4.78亿美元罚款,表明政府有决心通过严厉处罚来规范市场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