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2025年7月的能源貿易格局出現顯著分歧,其中煉油產品出口量達到13個月來的最高點,而液化天然氣(LNG)進口量則較去年同期出現下滑。此趨勢反映了國內工業活動的變化、全球貿易政策的影響以及中國能源結構的調整。
根據海關數據,中國7月份的煉油產品出口總量達到534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7.1%,創下自2024年6月以來的月度最高紀錄。其中,柴油出口量同比激增53.2%,達到82萬噸,為2024年9月以來最高水平。汽油出口量增長18.6%,達到93萬噸。航空燃油出口量攀升10.9%,達到197萬噸,為2025年3月以來最高點。
與此同時,中國的LNG進口量在7月份同比下降了6.7%,至544萬噸,這是自2025年1月以來首次出現的年同比下滑。分析師將此歸因於國內工業需求疲軟、國內天然氣產量增加以及管道天然氣供應的增長。儘管中國一直在推動能源結構的綠色轉型,並依賴LNG來補充國內供應,但經濟放緩和貿易緊張局勢,特別是與美國之間的關稅問題,可能對進口決策產生了影響。
中國國內天然氣產量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穩定增長,上半年產量達到130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5.8%。這表明國內供應的增加是LNG進口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此外,中國的工業生產在7月份的增長有所放緩,同比僅增長5.7%,低於預期,這也可能反映了整體工業需求的減弱,進而影響了對LNG的需求。
總體來看,中國7月份的能源貿易數據呈現出煉油產品出口強勁增長與LNG進口量下滑並存的局面。這一趨勢不僅影響著全球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也凸顯了中國在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和國內經濟調整中,對能源戰略進行動態調整的必要性。未來,中國的能源進出口趨勢將繼續受到全球經濟前景、貿易政策以及國內能源結構優化等多重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