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盾近期面臨顯著貶值壓力,印尼央行(BI)於2025年8月29日宣布將持續干預外匯市場以穩定貨幣。當日,印尼盾兌美元匯率跌至約16,945兌1美元,創下自8月1日以來的新低,貶幅接近1%。此波貶值伴隨著國內學生抗議活動的升溫,以及股市的顯著下滑,雅加達綜合指數(JCI)當日下跌約2%,觸及8月12日以來新低。這些事件的根源可追溯至對國會議員大幅調漲住宿津貼(每月5,000萬印尼盾)的不滿,並在8月28日發生致命警民衝突後迅速擴大,引發了對國內政治穩定性的廣泛擔憂。
儘管面臨這些挑戰,印尼央行及股市監管機構均強調,國內經濟基本面依然穩健。央行官員Erwin Gunawan Hutapea表示,央行將積極參與離岸及在岸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市場(NDF)及即期市場,以確保貨幣走勢與經濟基本面保持一致,並計劃繼續在二級市場購置政府債券,展現其維護市場穩定的決心。分析師指出,市場信心恢復的關鍵在於能否迅速有效處理社會與政治問題,儘管印尼經濟整體狀況尚稱穩定。
為進一步鞏固貨幣穩定,印尼政府自2025年3月1日起實施了一項重要政策,要求自然資源出口商將其外匯收入匯回國內並保留至少一年。此舉旨在增強國家外匯儲備,預計每年可為國家外匯儲備注入約800億至900億美元的資金。這項政策的推出,顯示出政府在貨幣穩定方面的長遠規劃,旨在減少對央行單獨干預的依賴,並為盾幣提供更堅實的後盾。
印尼央行先前已採取寬鬆貨幣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例如在2025年8月將基準利率降至5%,這是今年來的第二次降息。這種前瞻性的貨幣政策,加上出口商外匯保留政策的配合,共同構成了穩定經濟的戰略框架。市場參與者正密切關注這些措施的長期效益,以及國內外經濟環境的演變,以評估印尼經濟的整體健康狀況。央行持續的市場干預和政策調整,體現了其在複雜經濟環境中追求平衡與基本面穩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