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邊境緊張局勢於2025年5月間急劇升溫,雙方在克什米爾的實際控制線(LoC)沿線互相指責對方發動攻擊。此次衝突的導火線為4月22日發生在印控克什米爾地區帕哈爾甘(Pahalgam)的一起恐怖襲擊事件,造成26名平民死亡,其中多數為遊客。印度指控襲擊由巴基斯坦支持的恐怖組織所為,並於5月7日發動了代號為「Operation Sindoor」的軍事打擊行動,目標是巴基斯坦境內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九個與恐怖主義相關的設施。印度方面表示,此次行動旨在回應恐怖襲擊,並未針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或民用設施。
然而,巴基斯坦方面否認了印度的說法,並反控印度進行越境無人機侵擾,導致平民傷亡。據當地官員報告,雙方發生了激烈的砲擊,造成人員傷亡。巴基斯坦軍隊於5月7日進行了反擊,向查謨地區,特別是普吉(Poonch)發動了砲擊,造成平民死亡並損壞了房屋和宗教場所。此次衝突被認為是兩個核武國家之間的「首次無人機戰爭」,雙方均否認率先發動攻擊。據印度媒體報導,印度軍隊在衝突期間擊落了超過300至400架巴基斯坦的無人機,並攔截了數枚導彈;巴基斯坦方面則聲稱擊落了五架印度戰鬥機,並繳獲了兩架印度無人機。
此次持續的衝突標誌著這兩個擁有核武的鄰國之間緊張關係的顯著升級,引發了對更廣泛衝突的擔憂。據悉,雙方國家安全委員會層級的官員正在進行溝通以應對當前局勢。此次衝突發生於2025年5月7日至10日,是兩國數十年來最嚴重的軍事危機之一。印度在4月22日帕哈爾甘恐怖襲擊後,於5月7日發動了「Operation Sindoor」,旨在打擊巴基斯坦境內的恐怖主義設施。巴基斯坦方面則稱印度的襲擊波及了平民區域,包括清真寺和住宅區,並造成了平民傷亡。
國際社會對此局勢高度關注。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瑞斯呼籲雙方保持最大程度的軍事克制,並強調「世界無法承受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軍事對抗」。美國、中國、伊朗、埃及、阿爾及利亞、土耳其、德國和法國等國也紛紛呼籲雙方保持克制,並通過對話緩和局勢。此次危機也凸顯了在資訊時代,如何有效辨別和應對虛假資訊的重要性,各國呼籲依賴經過驗證的資訊來緩和緊張局勢。最終,雙方於5月10日達成停火協議,結束了為期四天的激烈軍事對抗。
此次事件後,印度政府對參與「Operation Sindoor」的軍事人員授予了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們在回應帕哈爾甘恐怖襲擊及隨後的報復性打擊行動中的英勇表現。印度國防部長拉傑納特·辛格表示,「Operation Sindoor」是一次平衡的軍事回應,表明印度不再受傳統界限的束縛,而是運用現代科技、精確情報和智能軍事策略來打擊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