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鏈衛星干擾射電天文觀測:科廷大學研究揭示潛在影響

编辑者: Dmitry Drozd

一項由科廷大學進行的開創性研究,於2025年7月17日發表,揭示了SpaceX的星鏈(Starlink)衛星網絡對射電天文觀測造成了顯著的干擾。該研究分析了長達四個月、共計7600萬張的宇宙圖像,發現高達30%的圖像受到星鏈衛星無意間發出的無線電波的影響。這些干擾源於衛星電子設備的洩漏,這些洩漏進入了專門分配給射電天文研究的頻段,對天文學家捕捉宇宙微弱信號的能力構成了嚴峻挑戰。

研究領導者、科廷大學的博士候選人迪倫·格里格(Dylan Grigg)指出,部分衛星在應受保護的頻段內發射信號,例如在150.8兆赫茲(MHz)頻率上檢測到的703顆衛星,這對射電天文學來說是一個關鍵的保護頻段。他進一步解釋說,由於這些信號並非有意發射,而是來自衛星的機載電子設備,因此天文學家難以預測或過濾掉它們。研究還發現,第二代星鏈衛星發出的無意電磁輻射水平比第一代更高,且頻率範圍更廣,這可能加劇問題。

科廷大學射電天文研究所的執行董事史蒂文·廷蓋(Steven Tingay)教授強調,儘管國際電信聯盟(ITU)的現行法規旨在保護天文觀測,但這些法規主要針對有意發射的信號,並未涵蓋衛星電子設備的無意洩漏。他補充說,星鏈衛星並未違反現有規定,並且與SpaceX的討論是建設性的,這為解決問題帶來了希望。然而,他同時指出,其他衛星網絡也可能存在類似的無意信號洩漏問題,而星鏈因其龐大的衛星數量而成為最直接和頻繁的潛在干擾源。

這項研究的發現對全球射電天文界敲響了警鐘。隨著星鏈等衛星網絡的持續擴張,天文學家們擔心這些不斷增加的衛星將對他們捕捉宇宙最微弱信號的能力產生長遠影響。特別是對於像位於南非的平方公里陣列(SKA)射電望遠鏡這樣的大型項目,其敏感的觀測能力可能會受到嚴重損害。這項研究不僅突顯了現有監管框架的不足,也強調了在技術進步與科學研究之間尋求平衡的必要性。國際社會需要共同努力,更新政策以應對這一新興挑戰,確保商業衛星通信的發展不會以犧牲科學發現為代價。這項研究的結果為國際社會更新監管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以應對衛星技術對射電天文研究的影響。

來源

  • Earth and Sky

  • The growing impact of unintended Starlink broadband emission on radio astronomy in the SKA-Low frequency range

  • Interference to astronomy: the unintended consequence of faster internet

  • Bright unintended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from second-generation Starlink satellites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