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的大規模研究顯示,針對有認知衰退風險的長者,結構化的生活方式介入措施能顯著增強其認知能力。美國POINTER研究追蹤了超過2,000名年齡介於60至79歲的參與者,比較了一種全面的生活方式計畫與參與者自行規劃的方法。
該結構化介入計畫包含規律的體能活動、遵循對大腦健康有益的MIND飲食(富含水果、蔬菜和全穀物)、認知訓練以及健康監測。研究結果顯示,接受結構化介入的參與者在整體認知功能方面,展現出比自行規劃組更顯著的年平均進步。這項為期兩年的多中心隨機臨床試驗,涵蓋了美國五個學術中心和醫療保健系統,證實了這種多面向的生活方式方法在支持大腦健康和延緩老年人認知能力下降方面的關鍵作用。
具體而言,結構化介入組的參與者每週進行四次30-35分鐘的中高強度有氧運動,並結合兩次肌力與柔軟度訓練。認知訓練方面,他們每週進行三次30分鐘的電腦化大腦訓練,並定期參與其他智力挑戰和社交活動。飲食上,則強調遵循MIND飲食原則。研究結果一致顯示,無論參與者的性別、種族、遺傳風險(如APOE4基因型)或心臟健康狀況如何,認知能力的改善都是一致的。專家指出,這項研究傳達了一個重要訊息:健康行為對大腦健康有強大的影響,而結合多種因素的計畫能產生更強大的效果。
研究人員估計,與自行規劃組相比,結構化計畫的參與者在認知老化方面延緩了約一至兩年。研究的首席研究員之一,來自維克森林大學的Laura Baker博士表示:「這項研究的潛力在於,即使資源有限且參與者負擔較輕的情況下,也能改善認知功能。這也凸顯了,雖然並非每個人都能獲得或遵循更密集的行為介入,但即使是適度的改變也能保護大腦。」這些發現強調了透過有組織、有系統的生活方式調整,來促進長者大腦健康和潛在延緩認知衰退的重要性,為全球日益增長的老年人口提供了積極應對認知挑戰的實證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