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8日,法国、德国和英国(E3)外交部长宣布,已正式启动联合国安理会“快速恢复制裁”(snapback)机制,旨在对伊朗施加新的制裁。此举源于伊朗在核问题上持续的“重大违约”行为,包括铀浓缩水平的提高和限制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核查活动。欧洲三国表示,此举并非外交的终结,而是为在30天的期限内促成伊朗与国际社会进行更有建设性的对话提供动力。
伊朗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此举“不合理、非法且缺乏法律依据”,并威胁将采取“决定性且相称”的回应。伊朗方面强调,其核计划的目的是和平利用,并指责欧洲国家未能履行其在《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中的承诺,同时对美国退出协议及随后恢复制裁的行为保持沉默。
伊朗核计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最初旨在和平利用核能,并曾获得美国等国的技术支持。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其核政策发生转变。2015年签署的JCPOA旨在通过限制伊朗的核活动来防止其发展核武器,并以此换取国际社会解除制裁。然而,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该协议并恢复制裁,导致伊朗逐步中止履行协议的部分条款,包括提高铀浓缩水平和储备量。
根据IAEA在2025年5月31日的报告,伊朗的浓缩铀库存已大幅增加至9247.6公斤,其中包含408.6公斤的60%浓缩铀,远超JCPOA的限制,并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欧洲三国认为,伊朗的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其核计划的和平性质,并对国际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
此次欧洲三国的行动正值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即将于2025年10月由俄罗斯接任之际。E3选择在此时间节点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被认为是为了在俄罗斯可能采取程序性阻挠之前,确保制裁的重新实施。尽管面临挑战,国际社会仍对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抱有希望,并密切关注未来30天内各方能否达成共识,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
在此背景下,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奇已与法国、德国和英国的外交部长进行了电话沟通,旨在避免联合国制裁的重新实施。他强调了外交对话的重要性,并表示伊朗将继续致力于通过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