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疱疹病毒EB(EBV)感染与多发性硬化症(MS)发病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该发现为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的阿尔贝托·阿谢里奥博士(Dr. Alberto Ascherio)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斯蒂芬·豪瑟博士(Dr. Stephen Hauser)赢得了2025年生命科学突破奖。
这项研究深入分析了超过1000万名美国军人的健康记录,发现感染EB病毒的个体患上多发性硬化症的风险显著增加。具体而言,研究指出,感染EB病毒的个体患上MS的几率是未感染者的32倍。此外,研究还测量了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神经丝轻链(NfL)的水平,结果显示,只有在EBV感染后,NfL水平才出现升高,这进一步证实了EBV感染是导致神经损伤的先导因素。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约有290万人受到影响,目前尚无治愈方法。EB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疱疹病毒,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俗称“接吻病”),并能在人体内潜伏终生。此次研究的突破性进展,为理解MS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关键线索,并为开发针对EBV的疫苗或抗病毒疗法以预防MS开辟了新的途径。
阿谢里奥博士的研究强调了EBV作为MS主要病因的有力证据,而豪瑟博士则在阐明B细胞在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开发基于B细胞的治疗方法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们的工作共同推动了对MS的认知和治疗进入新纪元,为全球数百万MS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