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多大学与密歇根大学研究揭示尼安德特人饮食中可能包含蛆虫

编辑者: Dmitry Drozd

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开创性研究,可能颠覆了我们对尼安德特人饮食习惯的传统认知。这项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研究表明,这些早已灭绝的古人类可能将蛆虫作为其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现为解释其骨骼中长期存在的氮同位素异常提供了新的视角。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尼安德特人遗骸中发现的氮-15同位素水平来推断其饮食结构。氮-15的含量与生物体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密切相关,含量越高通常意味着摄入的肉类越多。尼安德特人遗骸中的氮-15水平之高,甚至超过了现代的顶级食肉动物如狮子和狼,这使得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他们是“超级食肉动物”,主要以大型猎物为食,并且避免食用腐败的食物。然而,这项新研究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替代性解释。普渡大学的生物人类学助理教授梅兰妮·比斯利(Melanie Beasley)与密歇根大学的退休人类学教授约翰·斯佩思(John Speth)合作,对腐肉及其中的蛆虫进行了氮同位素分析。他们的实验发现,蛆虫在以腐肉为食的过程中,其体内的氮-15含量会显著升高,远超腐肉本身。这表明,尼安德特人摄入的蛆虫可能是导致其骨骼中氮-15水平异常升高的关键因素。

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尼安德特人是纯粹食肉动物的观点,还揭示了他们可能采取的更具适应性的生存策略。研究人员指出,人类在大量摄入瘦肉时,容易患上一种称为“蛋白质中毒”或“兔肉中毒”的疾病,因为身体无法有效处理过量的蛋白质而缺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蛆虫富含脂肪,能够为尼安德特人提供必需的脂肪来源,从而帮助他们维持身体健康,避免了蛋白质中毒的风险。这项研究还联系了历史和文化上的例子,以说明食用蛆虫并非现代西方文化所认为的那样令人厌恶。例如,1931年探险家克努德·拉斯穆森(Knud Rasmussen)在其著作中记载了因纽特人食用腐烂的驯鹿肉和蛆虫并视为美味的经历。此外,撒丁岛的传统奶酪“卡苏马苏”(Casu Marzu)至今仍含有活蛆,这表明在不同文化中,食用含有蛆虫的食物并非罕见,甚至可能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选择。格拉斯哥大学史前考古学教授凯伦·哈迪(Karen Hardy)也评论说,考虑到蛆虫的营养价值和易于获取性,这是一种“明智且营养的选择”。

总而言之,波尔多大学和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为我们理解尼安德特人的饮食习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他们可能并非仅仅依赖新鲜猎物,而是更灵活地利用了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包括腐肉中的蛆虫,这体现了他们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生存智慧。

来源

  • NEWSru.co.il

  • Science Advances

  • Газета.Ru

  • N+1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