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於 2025 年 7 月 7 日爆發的薩巴薩巴抗議事件,不僅是政治動盪的表現,也反映了深刻的社會心理學現象。這次抗議活動,起因於部落客 Albert Ojwang 在警方拘留期間死亡,引發了全國性的示威活動,抗議者對總統 William Ruto 的政府表達不滿。在社會心理學的視角下,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這場事件。
首先,抗議活動反映了社會對政府的信任危機。根據肯亞人權委員會(KNCHR)的報告,抗議活動中存在犯罪團夥,而警方否認與犯罪分子勾結。內政部長 Kipchumba Murkomen 則聲稱示威活動被犯罪分子滲透。這些相互矛盾的說法,加劇了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感受到政府未能履行其責任時,會產生憤怒和不滿,進而引發抗議和示威活動。
其次,抗議活動也揭示了社會群體之間的心理動力。薩巴薩巴運動的 35 週年紀念日與抗議活動重疊,這表明了歷史記憶和集體身份在塑造社會行動中的重要性。社會心理學家認為,共同的歷史和價值觀可以促進群體凝聚力,並激勵人們共同行動。在肯亞的案例中,薩巴薩巴運動的歷史,激發了人們對正義和改革的渴望,促使他們走上街頭。
此外,抗議活動中的暴力行為,也值得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警方使用催淚瓦斯、水砲、橡膠子彈和實彈,導致至少 10 人死亡,數十人受傷。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當人們感到威脅或受到壓迫時,可能會採取暴力行為。此外,媒體對暴力事件的報導,也可能加劇社會的緊張局勢,並影響人們的行為。
總之,肯亞薩巴薩巴抗議事件,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心理學現象。它反映了社會對政府的不信任、群體之間的心理動力,以及暴力行為的根源。了解這些社會心理學因素,有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這場事件,並為解決肯亞的政治動盪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