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夏季,全球多地遭遇異常高溫,歐洲部分地區的熱浪尤為嚴峻,希臘和巴爾幹半島的氣溫飆升至攝氏43度,羅馬尼亞亦在七月記錄到攝氏41度高溫。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地區同樣面臨異常溫暖的天氣。
這些極端高溫與日益嚴峻的野火問題息息相關。加拿大今年經歷了異常嚴重的野火季節,截至八月初,已燃燒超過730萬公頃的土地,遠高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專家指出,氣候變遷導致的暖化和乾燥條件,延長了火災季節,並增加了野火發生的頻率和強度,使其成為「新常態」。2025年加拿大的野火燃燒面積已是紀錄上的第二慘重,僅次於2023年。據估計,加拿大野火產生的碳排放量已達約1.8億噸,對全球碳循環造成顯著影響。
野火對森林作為碳匯的能力造成了嚴重打擊。森林透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是重要的碳儲存庫。然而,大規模野火燃燒了森林的生物質和土壤中的碳,將森林從碳匯轉變為碳源。研究顯示,全球森林火災產生的碳排放量在2001年至2023年間增加了60%,特別是歐亞和北美地區的北方森林,碳排放量幾乎翻了三倍。這種轉變削弱了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加劇了全球氣候變遷的惡化。例如,加拿大森林的碳吸收能力顯著下降,部分地區的森林已從碳匯轉變為碳源。
此外,野火的影響已超越陸地生態系統。野火產生的煙霧和黑碳可能透過大氣沉降和徑流影響遠端的海洋生態系統,進而影響海洋的生產力和碳儲存能力。黑碳的循環速度緩慢,若能被海洋埋藏,可能具有碳封存的潛力,但其降解速度的變化也可能使之成為大氣中二氧化碳的額外來源。
面對這些挑戰,制定全面的氣候政策至關重要。這些政策不僅需要關注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必須納入對森林生態系統的管理。透過永續森林管理,可以同時減少碳排放、增加碳匯,並增強森林對氣候變遷的適應能力。這包括鼓勵森林所有者參與市場化的碳效益計畫,並支持現有的森林管理實踐。同時,加強對森林火災的監測、預防和風險管理,對於減緩氣候變遷的影響至關重要。科學家們正持續利用衛星數據和模型來更好地理解野火的動態及其對氣候系統的影響,以期制定更有效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