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山脈驚見「臉孔」奇觀,專家歸因於人類大腦的奇妙現象

编辑者: w w

在智利麥哲倫-智利南極大區靠近合恩角(Cabo de Hornos)的壯麗山區,一處引人注目的地質構造,因其酷似一張臉龐而引起廣泛關注。這個被發現的自然景觀呈現出一個V字形的頭部輪廓,搭配著彷彿外星生物般寬闊的雙眼,在崎嶇的山巒間顯得格外醒目。 科學家們將這種現象歸類為「視錯覺」(Pareidolia),這是一種心理學上的傾向,指的是人類大腦在面對隨機或模糊的視覺刺激時,會習慣性地辨識出熟悉的模式,特別是人臉。林肯大學臉部感知專家羅賓·克萊默博士(Dr. Robin Kramer)解釋道:「我們的大腦臉部辨識系統經過演化,對偵測人臉極為敏感,有時即使在隨機的圖案中誤判出人臉,也比錯過真正的人臉來得更有益於生存。」這種能力可能源於早期人類需要快速辨識朋友或敵人的本能,以確保自身安全。

這種將自然景觀視為人臉的現象並非首次出現。歷史上著名的例子包括火星上的「人臉」,最初由維京1號探測器拍攝,後續任務揭示其僅為受侵蝕作用形成的自然地貌。此外,世界各地也有許多被稱為「擬態石」(Mimetoliths)的岩石構造,它們因風化、侵蝕等自然力量,呈現出類似人頭或動物的奇特外觀,例如巴西的嘉維亞山(Pedra da Gávea)和澳洲的提布羅加山(Mount Tibrogargan)。這些例子都突顯了人類大腦在隨機事物中尋找熟悉形狀的內在能力。這種將無意義的圖案賦予意義的心理傾向,不僅僅局限於視覺。聽覺上的視錯覺(Auditory Pareidolia)也可能讓人們在背景噪音中聽到人聲或音樂。從演化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種模式識別能力對人類的生存和社會互動至關重要。研究也顯示,個體在創造力、情緒和對超自然現象的信念等方面,可能與其視錯覺的體驗程度有關。雖然這些發現令人著迷,但專家們普遍認為,智利山脈的「臉孔」是自然力量與人類感知相互作用的產物,而非外星文明的證據。這也提醒我們,在探索未知時,保持客觀的科學視角至關重要。

來源

  • Femalefirst

  • Why Your Brain Thinks This Picture Shows a Giant, Martian Crab Monster

发现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