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耳其薩姆松省韋齊爾科普魯地區,赫梯古城尼里克(Nerik)的考古挖掘工作持續進行,本季發掘帶來了重大發現,包括距今三千年的榛果殼,以及一座獻給赫梯雷神(Weather God)的宏偉地下泉水。這些出土文物為深入了解赫梯文明的宗教信仰、生活習俗及環境互動提供了寶貴線索。
由萊納·齊雄(Rainer Czichon)教授領導的奧馬阿亞奇(Oymaağaç Höyük)遺址挖掘團隊,在本季發掘中發現了具有三千年歷史的榛果殼。榛果在古代社會中不僅是重要的食物來源,其堅硬的殼還可作為燃料。透過分析榛果殼中的碳同位素,考古學家得以重建古代微環境,揭示當時的森林覆蓋狀況與人類活動對地貌的影響,並追溯早期人類的覓食習慣與環境互動方式。榛果在許多文化中也象徵著智慧、神秘與豐饒,其發現為理解當時的文化象徵意義增添了層次。
此次挖掘最引人注目的發現之一,是位於尼里克古城的聖泉,據信是獻給赫梯雷神。這座深度達八公尺的地下泉水,被譽為赫梯世界中最龐大且最廣泛的地下泉水系統之一。在赫梯信仰體系中,泉水與地下世界緊密相連,被視為神聖來源,常被用於宗教儀式。尼里克聖泉在赫梯楔形文字文獻中被記載為雷神所鍾愛之處,顯示其在當時宗教生活中的極高地位,反映了赫梯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及對生命泉源的珍視。
本年度的挖掘工作也聚焦於發掘鐵器時代的遺存,迄今已發現包括農具、織布材料及其他木製器物在內的豐富文物,這些物品為研究鐵器時代居民的生活方式、農業技術及工藝水平提供了關鍵證據。這些發現不僅豐富了對尼里克作為赫梯重要宗教與文化中心的認識,也突顯了該地區在不同歷史時期持續的活躍性。
奧馬阿亞奇遺址的挖掘工作自2005年以來持續進行,由齊雄教授領軍的團隊不斷揭示赫梯文明的奧秘。這些新發現加深了對赫梯人宗教儀式、環境適應能力及社會結構的理解,也為當地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與觀光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讓我們得以一窺那遙遠時代人們的堅韌與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