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外交部長賈尚卡爾(S. Jaishankar)將近期印度漁民遭斯里蘭卡當局逮捕的事件,歸因於1974年簽訂的一項具爭議性的海洋邊界協議。於一場緬懷緊急狀態(Emergency)50週年的活動中,賈尚卡爾指出,該協議是在緊急狀態時期簽署,導致印度漁民部分漁業權益被放棄。
1974年的印斯海洋邊界協議將無人居住的Katchatheevu島割讓予斯里蘭卡,隨後1976年的協議更限制該區域內的漁業活動,引發持續的爭議。賈尚卡爾批評當時國大黨的決策,強調若國會當時正常運作,這樣的協議不會被接受。
賈尚卡爾特別指出,1975年6月25日開始的為期21個月緊急狀態期間,缺乏公眾與國會的監督。他也分享了個人經歷及家族與反緊急狀態領袖的淵源。對國大黨領導層提出尖銳批評,質疑其不願為緊急狀態道歉,並形容此舉為對民眾生活方式的攻擊。
針對反對派指當前政府施行「未宣布緊急狀態」的說法,賈尚卡爾澄清,現非緊急狀態時期,且未來也不會有緊急狀態。他強調印度青年國民黨(BJYM)所舉辦的模擬議會是展現印度民主堅持的重要象徵。
在緊急狀態期間,憲法被五次修訂,且頒布了48項法令,其中之一禁止對緊急狀態條款提起司法挑戰。賈尚卡爾稱,印度人民當時和平抗爭的精神顯示「民主深植我們的基因」,最終以選票恢復民主制度。
他亦提及政治團結的時刻,如「Sindoor行動」,反對黨領袖共同支持提升印度國際地位,彰顯「深厚的國家自豪感」,為緊急狀態時期的威權主義提供對抗的力量。
BJYM模擬議會成為反思民主價值及防範任何形式威權主義的舞台。該活動強調全民守護憲法和國家民主體制的共同責任。
Katchatheevu島爭議由來已久,政治人物及政黨對此持不同意見。賈尚卡爾與BJYM的相關動作凸顯該議題仍在激烈辯論中,各方呼籲透過對話尋求全面解決方案。
截至2025年6月27日,該事件依然是政治討論的焦點,來自各界的對話和解決呼聲持續湧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