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山脉惊现“人脸”奇观,专家解读为“空想性错视”

编辑者: w w

智利南部马加拉内斯-奇利安南极区靠近合恩角的一处山脉,近日出现了一个酷似人脸的奇特地貌,其V形头部和宽大的“外星人”般眼睛的特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被地质和心理学专家们普遍归因于“空想性错视”(Pareidolia)。空想性错视是一种心理学上的倾向,指人脑在面对模糊或随机的刺激时,会倾向于感知到熟悉的模式,尤其是人脸。正如面部感知专家罗宾·克莱默博士(Dr. Robin Kramer)所解释的,人类大脑的面部识别系统高度敏感,有时会过度解读,从而在非人造的图案中“看到”人脸。这种能力可能源于人类早期生存的本能,能够快速识别面孔有助于区分朋友与敌人,从而提高生存几率。因此,即使是误将无生命物体识别为人脸,也比错过潜在的威胁更为有利。

这种将自然地貌视为人脸的现象并非孤例。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之一便是火星上的“人脸”,最初由“海盗1号”探测器拍摄,后来通过更先进的探测任务揭示,那只是一个受侵蚀作用形成的自然地貌。世界各地也有许多类似的岩石构造,例如澳大利亚的蒂布罗加山(Mount Tibrogargan)和巴西的加维亚石(Pedra da Gávea),它们都因酷似人脸或人像而被人们津津乐道,有时甚至引发关于古代文明或外星生命的猜测。空想性错视不仅体现在视觉上,也可能出现在听觉感知中,例如在随机噪音中听到人声或音乐。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空想性错视是人类大脑正常认知功能的一部分,而非精神疾病的症状。研究表明,这种感知能力可能与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情绪状态有关,甚至可能成为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窗口。例如,有研究发现,更容易出现幻觉的人可能更倾向于在随机图案中看到人脸。此次智利山脉出现的“人脸”地貌,再次印证了人类大脑识别模式的强大能力。它提醒我们,在探索自然奇观的同时,也要理解我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这些由地质作用形成的独特形态,在人类大脑的解读下,成为了引人入胜的视觉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自身认知机制的有趣视角。虽然这些地貌的形成是纯粹的自然过程,但它们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也让我们更加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创造力。

来源

  • Femalefirst

  • Why Your Brain Thinks This Picture Shows a Giant, Martian Crab Monster

你发现了错误或不准确的地方吗?

我们会尽快考虑您的意见。

智利山脉惊现“人脸”奇观,专家解读为“空想性错视” | Gaya One